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東洞庭湖濕地
【東洞庭湖濕地旅游推薦】東洞庭湖濕地不僅在調節長江洪水徑流、保護物種基因或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中國濕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是鳥類的天堂和樂園,也給平靜的洞庭湖增添了不少樂趣。
洞庭湖古稱“云夢澤”,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又因范仲淹千古名著《岳陽樓記》,“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名揚天下。 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國際濕地公約”收錄的中國境內21個國際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洞庭湖濕地生態和生物資源。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物種具有古老獨特、珍稀度高的特征。洞庭湖作為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僅存的兩個自然通江湖泊之一,在調節長江洪水徑流、保護物種基因或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根據科學考察,記錄到魚類12目23科11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中華鱘、白鱘2種,二級保護的有鰻鱺、胭脂魚2種;鳥類13目50科30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白鶴、白頭鶴、白鸛、黑鸛、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7種,二級保護的有小天鵝、鴛鴦、白枕鶴、灰鶴、小白額雁等37種。國際協約指定保護的兩棲類、腹足類、軟體類、瓣鰓類等動物6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白鰭豚。區內有植物115科159屬118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3種,二級保護的有31種。東洞庭湖豐富的自然資源,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被譽為“長江中游的明珠”。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濕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這里棲息的雁、鴨等水鳥達數百萬羽,是鳥類的天堂和樂園。每年有白鸛、白鶴、黑鸛、白鷺等255種國家級保護候鳥在這里越冬。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大鴇、白頭鶴、鴻雁、小白額雁、青頭潛鴨等稀有鳥類也經常在這里嬉戲,給平靜的洞庭湖增添了不少樂趣。
視頻: 水鳥 水牛 在東洞庭湖和諧相處

東洞庭湖濕地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東洞庭湖濕地地圖地形圖和東洞庭湖濕地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東洞庭湖濕地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