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菏澤
【菏澤旅游推薦:菏澤牡丹甲天下】菏澤武術歷史悠久,自古名人輩出,如孫臏、宋江等。而且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首領都曾在這一地區活動,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吳起,農學家氾勝之、經濟學家劉晏、文學家溫子升等大批圣賢,都出生在這里。這里是中國著名的牡丹城、書畫之鄉、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被稱為“三鄉一城”。
菏澤旅游資源概況
菏澤位于山東與河南兩省交界處?!昂蕽伞痹堤烊还艥?,為“菏山”和“雷澤”簡稱,遺址在菏澤市定陶縣東北,古代濟水流經時匯聚而成,向東流出成菏水,與濟水相接。以水名稱縣,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菏澤市被評為中國牡丹城,具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美稱。
菏澤位于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四省交界處,城市人口50萬,現建城區面積62平方公里,城市遠景規劃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菏澤古稱曹州,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加之旅游資源豐富,美麗富饒,交通便利,曾幾度商貿云集、貨暢其流,成為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
文化發展
菏澤是聞名遐邇的“武術之鄉”。菏澤牡丹名揚天下。菏澤武術歷史悠久,自古名人輩出,如孫臏、宋江等。改革開放以來,城市武術事業有了較好的發展,武術組織、社團越來越多。以國家、集體、民辦公助、集體與個人聯辦、個人自辦等形式,組建有各類武術組織幾及社團23個,其中學員在百人以上的武術館校12處。菏澤是飲譽海外的“書畫之鄉”。菏澤書畫源源流長,名士名畫不勝枚舉。清乾隆年間畫家趙樹屏見大旱連年,餓殍載道,毅然畫《饑民圖》,配以詩,并攜畫進京為民請命,于是轟動一時。觀存碑碣中至今仍有不少名家筆跡:清代鄧樹屏編寫的《書法心得歌》影響甚大。近代較知名的書畫家有田伯平、李眉川等,現代的有晁楣、何方華、張得蒂、魯風等。
菏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稱“天下之中”(《史記·貨殖列傳》)。相傳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首領都曾在這一地區活動,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吳起,農學家氾勝之、經濟學家劉晏、文學家溫子升等大批圣賢,都出生在這里,商湯時期的三朝元老伊尹、春秋時期的“一門三賢”冉耕、冉雍、冉求、“商界鼻祖”范蠡經商、劉邦登基稱帝、曹操成就霸業、黃巢起義、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境內仍保留著永豐塔、堯王墓、蚩尤冢、陳王臺、范蠡湖、孫臏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左伯桃羊角哀合葬墓、紅槍會思墓碑等100多處名勝古跡。是中國著名的牡丹城、書畫之鄉、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被稱為“三鄉一城”。
中國牡丹之都
菏澤市牡丹栽培歷史悠久,明代已負盛名。其名聲不亞于洛陽牡丹,蒲松齡在其《聊齋志異》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齊魯”之說,并寫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話故事,后又有“中國牡丹之鄉”之稱。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富有歷史傳統的曹州牡丹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菏澤是全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F有栽培面積12余萬畝,九大色系,1237個品種,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菏澤牡丹雍容華貴,色艷香濃,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獨得81個獎項。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菏澤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學會、研究會,系統研究開發、利用牡丹資源,服務于當地的經濟建設。
書畫之鄉
菏澤市歷史上書畫名人眾多,宋代晁補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為書畫藝術留下了寶貴歷史遺產。較知名的近代書畫家有牛千古、卜昭信、張鳳集、李眉川等,現代有王兆石、晁楣、田伯平、何方華、張得蒂、包備五、魯風、吳東魁、劉昌杰、高觀凌、于玉軍、李明晉、曹明冉、馮訓文、李玉鳳等。真正群眾性的書畫熱活動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興起的。目前,菏澤的書畫產業已形成城市、鄉村于一體的網絡,如菏澤城內的馬海書畫產銷一條街、曹縣邵莊農民書畫之鄉已初具規模,巨野縣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巨野農民繪畫之鄉”的稱號,該縣農民書畫作者近2000人,年書畫產值達2000多萬元。曹州書畫院作為全國地市級最大的書畫院,建院以來已舉辦書畫展覽200多次。
戲曲之鄉
菏澤市戲劇活動歷史悠久,劇種繁多,異彩紛呈,享有“戲曲之鄉”的美名。是山東梆子、柳子戲、兩夾弦、棗梆、大平調、大弦子戲、四平調的發祥地,現有傳統地方戲劇種山東梆子、柳子戲、兩夾弦、棗梆、大平調、大弦子戲、曲劇、四平調和豫??;曲藝有山東花鼓、山東落子、鶯歌傳書、山東琴書和河南墜子等。其中棗梆系全國僅有的,有“天下第一團”之稱。
武術之鄉
歷史上曹州為中原重鎮,菏澤市人民歷來崇文尚武,人才輩出,清朝科舉中武狀元2人,武進士30多人。流傳的武術拳種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極拳等達39個之多。解放前菏澤各縣大都建有國術館。建國后,優秀傳統武術藝術得到了弘揚,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市的武術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武術組織、社團越來越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0項,菏澤選項目分別是:陶朱公傳說(定陶縣)、麒麟傳說(巨野縣、嘉祥縣)、山東古箏樂(菏澤市)、商羊舞(鄄城縣),傳統戲劇類的兩夾弦(定陶縣)、山東梆子(菏澤市、泰安市、嘉祥縣)、棗梆(菏澤市),曲藝類的鶯歌柳書(菏澤市)、山東落子(單縣),傳統美術類的面人(菏澤市牡丹區、曹縣)、鄄城磚塑(鄄城縣),傳統技藝類的魯錦織造技藝(鄄城縣、嘉祥縣)登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菏澤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菏澤地圖地形圖和菏澤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菏澤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