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滕王閣
【滕王閣旅游推薦:西江第一樓】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素有“西江第一樓”之譽的南昌滕王閣,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依城臨江,瑰偉絕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王勃的《滕王閣序》,膾炙人口,傳誦千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李元嬰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熏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保麝愇臓T《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為滕王,故閣以“滕王”一名冠之。
時來風送滕王閣,滕王閣是南昌吉祥風水建筑,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边@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筑。一般為當地最高標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于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云:“求財去萬壽宮,求福去滕王閣”??梢婋蹰w在世人心目中占據的神圣地位,備受重視和保護。
今天的滕王閣乃仿宋建筑。唐宋一脈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繼承和發展。宋代的樓閣建筑極窈窕多姿,建筑藝術造型達到極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筑師們以此作為依據,并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此書相當于現在的建筑規范),設計了這座仿宋式的雄偉樓閣。
新樓為仿宋朝木結構樣式,凈高57.5米,共九層,采用宋朝樓閣“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層皆有回廊可俯瞰贛江景色。樓體為鋼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回廊連接著“壓江”、“挹翠”兩個輔亭,建筑面積13000多平方米。滕王閣主體下部為象征古城墻的高臺閣座,主樓入口處為毛澤東書“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不銹鋼楹聯。二樓有一副長卷丙烯壁畫《人杰圖--江西歷代名圖卷》,描繪了歷史上自先秦至清朝末年的八十位江西籍名人如陶淵明、徐孺子、曾鞏、歐陽修、王安石、湯顯祖等。三樓內廳有丙烯壁畫《臨川夢》,表現的是湯顯祖戲劇《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的意境。四樓的壁畫則為《地靈圖》。五樓正中有一個天井,再往上的是最高層的歌舞樓臺,有一仿古戲臺,每天進行古裝歌舞表演,戲臺兩側陳列有楚國曾侯乙墓樂器的復制品,有編鐘、編磬、建鼓、雙鳳虎座鼓、二十五弦古琴等。由臺座之下的底層算起,這一層實為第九層,故大廳題匾“九重天”。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于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這不僅僅給古城南昌增色添輝,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紛至沓來的中外游人。滕王閣是南昌的驕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乃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之瑰寶。
視頻: 江南三大名樓之 滕王閣

滕王閣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滕王閣地圖地形圖和滕王閣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滕王閣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