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金殿
【金殿旅游推薦】武當山金殿是明代中國等級最高的建筑規制,高5.45米,殿頂翼角飛舉,上飾龍鳳、海馬、仙人等吉祥之物,栩栩如生。金殿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結構殿身的立柱、梁枋以及瓦鱗、窗欞、門檻等諸形畢備。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金殿是武當山的最高勝境,無論是道人信士,還是香客游人,只有登上頂峰,走進太和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了武當山。
金殿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筑,位于武當山天柱峰頂端的石筑平臺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于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云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采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于后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采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筑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歷史沿革
明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宮,建成后嘉封武當山為“大岳太和山”,封這座建在絕頂上的道宮為“大岳太和宮”?;实鄣募畏馐刮洚斏降牡匚灰慌e而成為五岳之首。
明嘉靖年間,太和宮又進行了擴建,使殿堂道房多達520間。而在那次擴建之后,這里的稱謂有了變化,以金頂圍墻為界,墻外面的稱為“太和宮”,墻里面叫“紫金城”?!氨庇凶辖?,南有紫金城”,可見當時大岳太和宮的地位僅次于北京的皇宮了。
太和宮整體建筑布局是依居天險、隨山就勢,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構筑上借其峻險而添其隆重,以達到肅穆莊嚴、大氣滂礴的藝術效果,讓人感到垂懸中的穩重和獨步云天的威嚴。古人贊為“千層樓閣空中起,萬疊云山足下環”,并說這是“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
來過武當山的世界文化遺產專家、空間學專家、建筑專家等無不驚嘆大岳太和宮所反映出的建筑思想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高度的統一,高度評價這“曠古之杰作,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明永樂十四年,在武當山天柱峰建成太和宮。而那時,天柱峰絕頂四周并沒有現在看到的這一圈城墻。明永樂十七年,明成祖朱棣命隆平候張信、駙馬都尉沐昕營造天柱峰的紫金城。明成祖下詔對建城墻提出要求說:“金頂砌造四周城垣,其山本身不要修動,其墻務隨地勢高下,……務要堅固壯實?!?
金殿
金殿是當時中國等級最高的建筑規制,高5、45米,殿頂翼角飛舉,上飾龍鳳、海馬、仙人等吉祥之物,栩栩如生。金殿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結構殿身的立柱、梁枋以及瓦鱗、窗欞、門檻等諸形畢備。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在明朝的一段時間里,香客信士,包括在山道人朝拜玄武大帝只能到這里為止,想上金頂是絕對不允許的,高高在上的金殿他們只能從遠處望上一眼。
皇經堂
太和宮的皇經堂是道徒們每天早晚頌經的地方,也是武當道教一處重要的祭祀場所。這座明末被火焚毀,清道光年間又重建的殿堂極富特。它的隔扇門上全部浮雕著珍禽異獸和道教神仙故事,其工藝精湛又有著濃厚的民間文化色彩?;式浱脙壬裣?、供器、法器琳瑯滿目,均為鑄造藝術和雕刻藝術的精品。殿內正中高懸的“生天立地”的巨匾為清道光皇帝親筆所書。
銅殿
太和宮的小蓮峰上有一殿房,里面置放著元代鑄造的一座銅殿。這座距今已有近700年歷史的銅殿為仿木結構,是研究元代銅鑄藝術的珍貴實物,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座銅殿。由于它原來置于天柱峰上,明朝建金殿時將其轉運到這里,所以人們也稱它為“轉運殿”。借著它的諧音,許多香客和游人都到里面轉一圈,以求“時來運轉”?!洚斏街鞣逄熘屙斏系慕痦?,是武當山的精華和象征,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志。

金殿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金殿地圖地形圖和金殿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金殿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