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婺源文公山
【婺源文公山景區旅游推薦】文公山上的千年古驛道綿延不斷、曲徑通幽,是一條文化積淀豐富的休身養性之路。文公湖群山環抱、碧水連天、湖光漣渏;文公湖畔建有別致的休閑木屋、綠色餐館、音樂茶座,還備有竹筏、游船供客人悠游垂釣;燒烤場地可供游客自由烹飪,盡享野炊之樂。
文公山位于婺源縣西部,距縣城僅27公里,主峰海拔315米,森林覆蓋率達99%,大氣環境質量遠遠優于國家一級標準。山上松、杉、栗、栲、楠、楓等名貴樹種繁多,十萬畝天然闊葉林遮天蔽日浩瀚無垠,森林里的樹木,所釋放出來的“芬多精”,人體吸入后可降低血壓,殺滅結核、霍亂、赤痢、傷寒、白喉等等病原體。文公山是享受“森林浴”的絕佳勝地,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一代理學大師朱熹于南宋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回鄉省親時親手在其祖墓周圍按八卦布局栽植了24棵杉樹。歷經八百多年的風雨,現存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最粗者胸圍3.43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譽。嘉定二年(1209年)宋寧宗謚朱熹為“文公”,后人故將山名改為文公山。文公山也因此聞名遐邇。
文公山上的千年古驛道綿延不斷、曲徑通幽,是一條文化積淀豐富的休身養性之路。文公湖群山環抱、碧水連天、湖光漣渏;文公湖畔建有別致的休閑木屋、綠色餐館、音樂茶座,還備有竹筏、游船供客人悠游垂釣;燒烤場地可供游客自由烹飪,盡享野炊之樂。還有林中時而閃現其間的山雞、鳳蝶、白鷴、野羚等,猶入生物大觀園。 碧水、青山、涼亭、碑廊、樓閣、古樹、古驛道、古文化的和諧組合,構筑了文公山絕美景色和養生奇境。讓我們安排一次與森林的邂逅,做一個脫離俗世的隱遁者,領受森林的美麗與魅力。
文公湖
文公湖景區坐落在中云鎮曉林村,湖面正常水位面積約800畝,水庫集雨面積3.8平方公里。因處在朱熹故里文公山西麓山腳邊,故稱文公湖。
文公湖儲水約417萬立方米,水質清澈,三面群山環抱生態環境吸引了許多游客和垂釣愛好者。
積慶亭
中國的歷史是一部儒和道合成的歷史。所謂儒者,就是一種積極入世、進取的精神,體現一種仁、義、禮、智、信,甚至中庸。無論儒和道,都是一種精神的教化——這些在婺源文公山都得到了注腳。一間稱為“積慶亭”的徽式山亭,與婺源其他山亭沒有異樣,其功用是過往行旅遮風避雨小憩之處,卻因承載著朱子“流蔭先靈”、“積慶后昆”的思想內涵,而讓后人注目與回味。相傳文公山有一種烏黑發亮的方型小晶體,是朱熹當年寫祭文時滴落的墨汁幻化而成,當地人稱“文公墨”。
千年古驛道
文公山九峰散列疊起,像婺源大地上綻放的一朵巨大的芙蓉,構成了一片超塵凈域,透著一種寧靜、安詳、古典、深邃。山巒、古木、翠竹、靜湖,蕩起盈眼的綠,如夢幻般在文公山流淌。一條宋時就連接婺源與饒州的驛道,隱沒在文公山的密林深處,記憶著過往的履痕,收藏著百年千年的足音。文公山的古驛道是婺源一段歷史的旅途,透著石頭與森林交合的氣息,成了先人為我們引路的地方。
朱熹紀念館
上饒朱熹紀念館朱熹紀念館坐落在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文公山景區的文公山朱子文化園內,占地面積300平方水風車米。紀念館設有三個展室,第一展室主要介紹朱熹的生平,著作及對歷朝歷代的影響;第二展室陳列及介紹了朱熹兩次回故鄉留下的遺跡與傳說;第三展室則介紹了朱熹的理學思想,及愛國精神、農本思想等。婺源是宋代理學大家朱熹的故鄉,朱熹紀念館的建成,將對弘揚朱子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朱熹祖墓
文公山坐落在江西省婺源縣境內。得名于理學大師朱熹,朱熹即朱文公。因為山上有他祖母的墳。朱熹的曾祖父曾讓當時有名的風水師觀象,大師發現文公山正好處在龍首上。而當時正好有一天驛道沿山而過,所以也有人說是龍脈。后來朱熹的祖母葬在了山上,有人說朱家后代必出“大人”。果然就有個朱熹。
朱熹曾多次上山祭拜祖母,并且在山上親手種了二十四棵松樹,象征二十四孝?,F在只留下十來棵,因為有人偷筏。在山腰部位 ,當地相傳有一種叫文公帽的東西,其實是一種礦石,象白糖一樣大小的顆粒。常常有人揀了攆碎泡茶喝,據說有保健功效。

婺源文公山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婺源文公山地圖地形圖和婺源文公山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婺源文公山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