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觀音峽
【觀音峽旅游推薦——麗江第一景】麗江觀音峽是一個以山水、峽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觀為基礎,以茶馬古街,納西村落、民俗、宗教風情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漫漫雄關邱塘道,悠悠茶馬滇藏情”,是麗江觀音峽的寫照,可謂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第一個險關要塞,被譽為“麗江第一景”。
觀音峽景點介紹
云南麗江觀音峽景區位于麗江市東南17公里處的七河鄉占地1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融山水、湖泊、峽谷、瀑布、森林等自然景觀和納西村落、茶馬古街、民俗風情、宗教寺廟、名勝古跡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景區,被譽為麗江第一景。觀音峽景區是麗江壩子六大關隘之一的玉龍關的入口,位于麗江壩子三大關隘的“玉龍關”關口處, 有“麗江第一景”之稱。麗江觀音峽是一個以山水、峽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觀為基礎,以茶馬古街,納西村落、民俗、宗教風情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漫漫雄關邱塘道,,悠悠茶馬滇藏情”,是麗江觀音峽的寫照,可謂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第一個險關要塞,徐霞客當年由此進入麗江,把邱塘關形容 為“麗郡鎖鑰”,進入這道“麗郡鎖鑰”, 就進入了麗江之門,進了這個門才 算從正門來到了麗江。
麗江地處通往滇藏、怒江、巴蜀主要之路,從地理位置看在滇川過渡地帶的重要位置,成為滇藏貿易往來的最大的中轉站和集散地,而七河邱塘關又地處“麗郡之鎖鑰”的關隘要塞通道,往來馬幫商賈匯集于此。所以當年木王爺在這里剪了莊園,鎮關守險,是為“木家別院”。今天在古街上還分布著許多古舊作坊和店鋪,有木匠鋪、皮匠鋪、銅鐵鋪、銀鋪、客棧、酒館、賣店?,F在這些店鋪又恢復了正常營業,也為觀音峽外風光游客提供了分享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平臺,以多種形式展現東巴文字的作品、木刻、木雕、根雕、刺繡、書畫等工藝品,傳承著古老的納西文化。
觀音峽景區是麗江壩子六大關隘之一的玉龍關的入口,是歷史上茶馬古道滇藏線從麗江入藏的唯一關口和軍事要塞。過了木家橋就到了木家別院,這是當年木土司在此設的查稅所。木家別院全面體現了納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精美六合門、標準蜂窩墻的建筑風格。走在茶馬古街上令人不禁想到大馬幫昔日的輝煌。如今的古街上還分布著許多古舊作坊和店鋪,有木匠鋪、皮匠鋪、銅鐵鋪、銀鋪、客棧、酒館、賣店……這些店鋪不僅正常營業,而且為游客提供了分享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平臺。而更多的店鋪還是經營餐飲和旅游用品,如各種展現東巴文字的作品、木刻、木雕、根雕、刺繡、書畫等工藝品。觀音峽外 風光
在這里還可以見到東巴文字墻、壁畫和奇異的圖騰柱。
從麗江古城出發,半個小時進入麗江觀音峽景區,首先是到達入口處的“茶馬古道點”,茶馬古道是在于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它源于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可分為川藏、滇藏兩路。觀音峽景在歷史上茶馬古道滇藏線從麗江入藏的唯一關口和軍事要塞。經過茶馬古道,再過了木家橋就到了木家別院,這是當年木土司在此設的查稅所。木家別院全面體現了納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精美六合門、標準蜂窩墻的建筑風格。走在茶馬古街上令人不禁想到大馬幫昔日的輝煌。再前行還可見用小石塊一塊一塊疊壘粘合的天香塔,這是納西人特有的祭天塔;當年徐霞客曾留宿過的霞客亭;宗教氛圍濃郁的藏文化院。走過繁華的街市,此時綠意漸濃,翠綠墨綠間雜,野花飄香;垂柳依依倒映在幽靜的湖水中,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古香古色的滇藏茶樓坐落在這翠竹綠柳間,在湖水的映襯下分外醒目。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便是長約385米過山隧道,可乘電動小火車通過?!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潭月不隨流水去,峽風自與人潮來”過了隧道, 前行百余米便是觀音峽口,有石碑書:“麗江觀音峽”峽谷清幽,群峰聳立,漸聞水聲。轉過山峰,只見一條瀑布飛流直下,急湍甚箭,確有銀河落九天之勢。這就是麗江觀音瀑,在一旁的山洞里還有站立的觀音雕像,所以叫 觀音峽。觀音瀑已是盡頭,隨滾滾激流,踏離合神光返回,順石級登山,只見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奇花異草,爭奇斗妍,山風清新,沁人心脾。山行1500米便可乘船經月牙島返回木家別院。
毫無疑問,今天的觀音峽還是徐霞客眼里的那個觀音峽,還是古老的,它的庭院,它的街巷,它的河流, 它的遠處的玉龍雪山,全都內蘊深含地訴說著一腔遠古的歷史,但是今天的觀音峽也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觀音峽了,告別 了蒼茫而悲涼的滇西驛道,告別了昏濁混沌的閉關自守,今天的麗江已辟開了條條通往山外世界的大道,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觀音峽谷兩岸都是懸崖峭壁,在雨季尤為雄偉壯觀,谷內的觀音瀑上下落差40米,中午時分,雙道的七色彩虹閃耀其間,十分迷人。麗江自古即是茶馬重鎮,被北上的馬幫稱為茶馬古道“第一險關”。我國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觀音峽游覽,并留下了“塢盤水曲,田疇環焉……為麗江第一鑰匙”的贊美之詞。 觀音峽內,山峰林立,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沖天柱”、“古棧道”、“猴子洞”、“駱駝峰”、“唐僧像”等十多個自然景點。渾然天成,形態自異,各不相同。
溫馨提示:
因為觀音峽海拔較高,需要注意高原反應,建議攜帶抗高原反應藥品,預防高原反應。

觀音峽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觀音峽地圖地形圖和觀音峽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觀音峽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