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旅游推薦:全國三大植物園之一】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位于武昌東湖之濱,磨山南麓,占地70公頃,各類植物8000余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庫和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資源圃,是華中地區最豐富的植物物種多樣性與種質資源保存基地;是一個集科學研究、物種收集、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園,為全國三大植物園之一,建有八大新景點...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是針對中國華中地區兼具南北氣候過渡帶的植物區系特點,在植物分類學、地植物學、植物生態學、植物遺傳學、資源植物學等方面為中國生物學基礎研究、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生態環境建設、國民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已成為中國在區域植物資源研究方面獨具特色、在國內外有較高聲譽的植物學研究機構。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位于武昌東湖之濱,磨山南麓,國家4A級景區,始建于1956年,占地70公頃,各類植物8000余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庫和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資源圃,是華中地區最豐富的植物物種多樣性與種質資源保存基地。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是一個集科學研究、物種收集、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園,為全國三大植物園之一。該園歷時3年建設完成了八大新景點,吸引了眾多游客。
景觀溫室——華中地區物種收集最多、規模最大的景觀溫室。作為中國三大核心植物園之一,武漢植物園在改造后,該園植物種類從4000種增加到7500種,溫室內的植物就多達1600余種,其中包括1200多種熱帶雨林、多漿肉質植物及400多種蘭花。它的“新成員”一半原產美洲、非洲和地中海。
武漢植物園標志性建筑物之一——湖北省首個現代化植物科普館,是以中國古建筑為主色調,集旅游咨詢、導游、電子商務、旅游購物、高科技影院、科普展示為一體的科普旅游中心。館內以探索植物起源為主題,發掘植物的起源和進化。
花徑廣場是武漢植物園創新工程改造園地的第一景,坐落于植物園的軸線中心地帶。交通上四面貫通,有地勢之優,您可以穿過長廊進入熱帶植物溫室、杜鵑園、藥園等各類專類園區。在廣場中央建有音樂噴泉,它的動感章符似活潑的少女,帶著你一起輕舞飛揚。在花徑廣場您可以觀賞到中國十大名花的風采,它們像山澗的精靈爭芳斗艷。整個廣場環境優雅,兩旁古色古香的木質藤廊是人們小憩賞花觀景的好地方。
華中地區最大的水云澗景區: 它是華中地區最大的人造室外霧區,飄忽不定的霧靄在草叢林隙間彌漫,它的建成對園內的蕨類植物、蔭生植物、巖石植物等植物種類以及生物多樣性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巖石植物區:位于藥用植物區北端,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收集栽培來自神農架的高山植物和三峽庫區巖生植物及一些喜陽的巖石植物等近300種。為高山植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生境。這里的巖石植物將植物的柔美綠色與巖石的堅硬剛強以園藝的手法相結合,向游人講述著植物與石頭的故事……
三峽消漲帶植物群落景觀: 為了讓有“植物大熊貓”之稱的三峽特有珍稀植物——疏花水柏枝、荷葉鐵線蕨等瀕危植物在漢安家落戶,武漢植物園投資300多萬建了一個河灘似的三峽消漲帶,根據長江水位變化,分別在夏秋、冬春時期模擬“漲潮”和“退潮”,讓植物在70厘米的水位落差間安逸“生活”。
日式庭院——怡思源,景如其名,宜寧靜思遠。歐式草坪自然,依地就勢,簡潔整齊,日式“枯山水”寫意,以沙為水,以石代島,中國園林情景交融,蜿蜒的青石小徑,潺潺流水相纏,清雅過人。
東亞最大的人工“水下森林”——武漢自古豐水,在全國160多家植物園中,武漢植物園以水聞名,擁有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收集了350余種水生高等植物,400多種荷花,100多種睡蓮,幾乎包含了中國所有的珍稀瀕危種類。近日,武漢植物園開辟水生植物科普展示區,方便游客管窺水中植物世界。
視頻: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宣傳片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地圖地形圖和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