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武威
【武夷旅游推薦】武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歷史的長河曾在這里拋灑過晶瑩的珍珠。在武夷這塊土地上萌生繁衍的五涼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都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激起過多彩的浪花,西涼樂舞、獅子舞以及李益、陰鏗等著名詩人,都曾對中華歷史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譜寫出無數壯麗的篇章。

武威市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東臨省會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古稱涼州,歷史上曾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要沖。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是“中國旅游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產地”。面積332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1.83萬人,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兩個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有7個街道辦事處、116個鄉鎮、1125個村委會,聚居著漢、藏、回、蒙等38個民族。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4A級景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素有“銀武威”之稱。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武威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其武功軍威而得名。自漢武帝開辟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歷代王朝曾在這里設郡置府,東十六國是前涼、后涼、南涼、北涼國和隋末的大涼政權先后在此建都,成為長安以西的大都會,中西交通的咽喉,絲綢之路的重鎮,民族融合的熔爐。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絢麗的五涼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間地域文化,名勝跡眾多,文化遺存豐富,是甘肅省的文物大市?,F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護單位54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館藏文物4.7萬多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一級文物177件,二級文物346件,三級文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馬”(銅奔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羅什寺塔)、”一廟“(文廟)。銅奔馬是中國旅游標志,被譽為”古典藝術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寶,是我國研究西夏歷史少有的實物資料;白塔寺是元代闊端太子與西藏佛教領袖薩班舉行“涼州會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天梯山石窟被稱為中國“石窟之袓”,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杰出代表;羅什寺塔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講經說法之地,鳩摩羅什被稱為我國古代四大佛經翻譯家之首,被譽為譯經泰斗;文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其規?!皦褌ズ暌?,為“隴右學宮之冠”。同是還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雪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游價值。

武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歷史的長河曾在這里拋灑過晶瑩的珍珠。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群星燦爛的遠古文化。2100年前匈奴人修筑的故臧城,成為今天涼州城最早的雛形。自漢代張騫“鑿空”西域,開通“絲綢之路”,綿延萬里的絲綢古道孕育了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歷史風云。公元121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大敗匈奴,占領了整個河西地區,為顯示漢軍的武功軍威而在這里設置了武威郡。三國時,魏文帝因這里地處西方氣候寒冷而設置涼州,上升為全國十三州之一,涼州從此在歷史上奠定它的重要地位。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后涼、南涼、北涼四個涼國都曾在這里建都興國,加之隋末唐初李軌在這里建立大涼國,涼州成為顯赫一時的“五涼古都”。在這塊土地上萌生繁衍的五涼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都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激起過多彩的浪花,西涼樂舞、獅子舞以及李益、陰鏗等著名詩人,都曾對中華歷史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譜寫出無數壯麗的篇章。武威經過數千年歷史演變和滄桑更替,更加英姿雄發。5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可供游覽觀瞻的文物景點,4萬多件珍貴的館藏文物,構建成涼州恢宏壯觀的歷史文化長廊,不斷涵養、壯大著這座古城的文化根脈。巍峨峭拔的祁連山,麥黍飄香的走廊綠洲,秀麗多姿的山區草原,恢宏浩瀚的騰格里沙漠,繪成了這方水土獨具特色、千姿百態的地形地貌。在50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25個民族組成的百萬涼州人民用雙手在新時期中繪制出了神奇壯美的涼州新畫圖,創造了亙古未有的現代文明。
視頻:武威旅游宣傳片

武威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武威地圖地形圖和武威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武威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