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旅游推薦】扎什倫布寺金頂紅墻的高大建筑群雄偉壯觀,殿宇鱗次櫛比,疏密均衡,氣勢恢宏,和諧對稱。周圍筑有宮墻,宮墻沿山勢蜿蜒迤邐。遠處眺望,樓臺醒目,殿堂疊聳,金碧輝煌,宏觀而壯美。進寺觀看,香爐 紫煙升騰,貢臺燈火閃爍,眾佛尊容各異,形態十分逼真。大殿里,僧侶誦經井然; 佛像前,信徒頂禮膜拜。
扎什倫布寺介紹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位于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扎什倫布寺為四世之后歷代班禪駐錫之地。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扎什倫布寺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扎什倫布寺內最引人矚目的是其金碧輝煌的殿塔,國家為寺院的修建和維護投入了巨大的物力。比如,為修建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的靈塔祀殿“釋頌南捷”,國家撥出6000多萬元,黃金600多公斤。在工程進行中,社會各界人士也積極支持修建工作,參加義務勞動,自愿捐款捐物。
扎什倫布寺建筑簡介
大經堂:即錯欽大殿,是扎什倫布寺最早的建筑, 是班禪對全寺僧人講經及僧人辯經的場所。講經場四 壁,有石鑿而成穴居于洞壁的佛教祖師,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和形態各異的一千尊佛 像和八十位佛教高僧及各種飛天仙女、菩薩。 經堂里面是用喜馬拉雅山麓的片巖鋪成,整個環境彌漫著一種修行煉法的濃厚氣氛。
甲納拉康佛堂:最早有唐代的九尊青銅佛像,相傳是文成公主帶進藏的。晚些的有元朝 時期的一尊騎在野豬上面的赤身女度母銅像,還有清朝皇帝賜給班禪的一枚重16.5 斤,上鐫漢、蒙、藏三種文字的金印。
漢佛堂偏殿:有一清朝駐藏大巨與班禪的會晤堂。正殿,掛著清朝乾隆皇帝身穿袈裟 ,手端法輪的大幅畫像,像下立有道光皇帝的牌位,上寫有“道光皇帝萬歲萬歲萬萬 歲”文字。
強巴佛殿:強巴佛就是漢地佛教的彌勒佛。在藏傳佛教中,強巴佛是掌管未來的未來佛,所以很受信徒的重視。
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彌勒坐像,總高26.2米,共享黃銅231400斤,黃金6700兩,僅鑲嵌佛像兩眉,就用了大小鉆石珍珠等1400多顆。這是當今世界上室內最大的銅制鎏金佛像。
靈塔殿:歷世班禪靈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飾有珍珠和玉石。每座靈塔都燃點數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燈,終年不熄。塔內藏有歷世班禪的舍利肉身,以四世班禪的靈塔最為豪華。
扎什倫布寺節日——展佛節
展佛臺位于扎什倫布寺的東北部,由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成佛、涅槃而建,后經四世班禪洛桑曲吉進行了大的修建,建成于公元1468年。每年藏歷5月15日前后三天,在扎什倫布寺舉行隆重的展佛活動,將原來佛(無量光佛)、當下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強巴佛)這三大幅刺繡佛像展掛在高32米、臺底寬42.5米、上寬38米、厚3.5米的展佛臺的向陽面壁上,僧眾和信教群眾要頂禮膜拜,敬上哈達,磕頭祈求佛祖祛災降吉,使人間安樂如恒。
扎寺的展佛臺,西藏黃教各大寺院絕無僅有,其為扎寺一大特點。
在扎什倫布寺還有一大景觀,那就是眾多無主的狗皆聚集于此,據說這是放生狗,在西藏的許多寺廟都能看見放生羊、放生雞等。它們悠閑地曬著太陽,與人和平相處。萬物有靈和珍愛生靈的觀念滲透于每個人的心中。
西藏參觀寺廟須知
1、勿大聲喧嘩、打手機、蹬門檻、著裝不雅、暴露;
2、懷虔誠之心、見到喇嘛雙手合十以示尊敬、著裝得體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信仰苯教的則從右邊繞行;
3、不得跨越法器,火盆。進寺廟時,忌諱吸煙、摸佛像、翻經書、敲鐘鼓;
4、對于喇嘛隨身佩帶的護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動手撫摸;
5、在寺廟內要肅靜,就座時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
6、忌在寺院附近大聲喧嘩、打獵和隨便殺生,注意寺廟衛生等。

扎什倫布寺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扎什倫布寺地圖地形圖和扎什倫布寺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扎什倫布寺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