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比勒陀利亞
【比勒陀利亞旅游推薦】比勒陀利亞風光秀美,有”花園城”之稱,街道兩旁種植紫葳,又稱”紫葳城”。 城市中心位于阿皮斯河西岸,布局整齊,街道呈方格狀,兩旁植有成行的藍花楹樹。每年10~11月間鮮花盛開時,舉行盛大狂歡節。
原比勒陀利亞(現改名茨瓦內)是南非的政治決策中心兼行政首都,德蘭士瓦省省會,目前比勒陀利亞范圍僅保留茨瓦內市中心一部分地區。
比勒陀利亞已經完全歐化,街頭幾乎都是白人。市面繁華,街頭清潔,風光秀麗,花木繁盛,有“花園城”之稱。該城的街道兩旁還種植了許多紫葳,故又得名“紫葳城”。每年10月到11月,百花盛開,鋪滿整個街市,全城為此要舉行長達一周的慶?;顒?。
比勒陀利亞市位于東北部高原上的馬加利山麓谷,海拔1378米,與南方的約翰內斯堡市相距僅40分鐘車程。人口中白人、黑人各占一半。市區跨林波波河支流阿皮斯河兩岸,由12座橋梁連接。面積(連近郊區)592平方千米,人口約82萬,全市總人口200萬。氣候涼爽,1月最熱,7月最涼,平均氣溫分別為20℃和11℃,年降水量700毫米,集中于夏季(11月至翌年4月)。比勒陀利亞風光秀美,有”花園城”之稱,街道兩旁種植紫葳,又稱”紫葳城”。
城市中心位于阿皮斯河西岸,布局整齊,街道呈方格狀,兩旁植有成行的藍花楹樹。每年10~11月間鮮花盛開時,舉行盛大狂歡節。比勒陀利亞為礦業城市,近郊為金剛石、白金、黃金、錫、鐵、鉻、煤等礦的開采中心。
比勒陀利亞是南非最大的文化中心。有1873年創立的南非大學、比勒陀利亞大學、工學院、師范學院等多所高等學校,還有南非最大的研究機構科學與工業研究院和著名的獸醫及燃料、林業等研究所。市內多博物館、紀念館和紀念碑、塑像等,還有天文臺、國家動物園和3處市立自然保護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教堂廣場四周興建起一組摩天大樓。市內保留著保羅·克留格爾故居,建有國家文史館與露天博物館、紀念館和紀念碑、塑像、天文臺。還有共和國大廈梯形花園、韋寧公園、南非國家動物園和3處市立自然保護區。威特沃特斯蘭德工礦區周圍煤、鐵、金剛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工業發展迅速,主要有鋼鐵、機械、采礦、紡織、金屬加工、水泥、化肥、食品等部門。1934年投產的比勒陀利亞鋼鐵廠是南非鋼鐵聯合企業骨干,產品供采礦業和加工工業需要。普雷米爾有南非規模最大的金伯利巖管狀體,其金剛石開采量占南非一半,是全國交通樞紐,市內有5條交會鐵路干線通往鄰國津巴布韋國、莫桑比克國和南非國其他主要城市。比勒陀利亞的商業區和政府機構集中于中心區東部,市南43千米的斯穆次有南半球重要國際航空港。是南非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市內有1873年創立的南非大學、比勒陀利亞大學、工學院、師范學院等多所高等學校。城郊有南非最大的科學研究機構和工業研究院,包括昂德斯特波奧特獸醫研究院。
市中心的教堂廣場上聳立著保羅·克魯格的雕像,他是德蘭士瓦(南非)共和國的首任總統,其舊居已改為國家紀念館。廣場一側的議會大廈,原為德蘭士瓦州議會,現為省政府所在地。著名的教堂大街全長18.64公里,為世界最長的街道之一,兩側摩天高樓林立。聯邦大廈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位于俯瞰全城的小山上。坐落在保羅·克魯格大街上的德蘭士瓦博物館內收藏著自石器時代以來的各種地質、考古文物和標本,此外還有國立歷史文化博物館、露天博物館等。
市內公園眾多,面積共達1700公頃以上,其中以國家動物園和文寧公園最為有名。建于1949年,造價34萬英鎊的先驅者紀念碑聳立在南郊的小山上,這是為紀念南非歷史上著名的“牛車大行進”的民族大遷徙而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布爾人在英國殖民者排擠下,成群結隊,從南非南部的開普省一帶,向北轉移,來到這里,遷徙歷時3年之久。市郊的噴泉山谷、萬德布姆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也都是旅游勝地。
噴泉谷是比勒陀利亞人潮最多的周末休閑區和野餐的地點;魯德普拉特水庫是釣魚、乘游艇、水上運動和游泳的理想地點;萬德布姆自然保護區有株一顆樹齡1000年的無花果樹神木,13根主干四面擴展在1公頃的土地上;比勒陀利亞動物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園之一,園內的動物超過3500種。
視頻: 比勒陀利亞觀光

比勒陀利亞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比勒陀利亞地圖地形圖和比勒陀利亞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比勒陀利亞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