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龍山寺
【龍山寺旅游推薦】龍山寺內有各式石雕雕琢的藝術作品,屋頂也相當具特色,采用歇山重檐式,而在里面屋檐的交界之處,不用一釘一鐵,全寺屋頂脊帶和飛檐由龍、鳳、麒麟等吉祥動物做造型,裝飾以彩色玻璃瓷片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臺灣特有剪粘藝術之精華。
前臺灣海峽又叫“黑水溝”,風浪很大,移民都用石板來壓穩船艙,以能安全渡海來臺,而這些石板,后來也就用來鋪設龍山寺前的部分廣場。
龍山寺從前殿開始欣賞。首先,可以看到殿前有1918年所制臺灣獨一無二的銅鑄龍柱,屋檐下的木雕、彩繪,也都非常生動。尤其用來支撐屋頂的“網目斗拱”,是臺灣寺廟的首次創作。另外,大門左邊的石雕窗上,雕有精彩的三國演義故事;右面則有一個八角竹節窗,上刻竹干,是“竹報平安”的意思。寺內有各式石雕雕琢的藝術作品,屋頂也相當具特色,采用歇山重檐式,而在里面屋檐的交界之處,不用一釘一鐵,全寺屋頂脊帶和飛檐由龍、鳳、麒麟等吉祥動物做造型,裝飾以彩色玻璃瓷片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臺灣特有剪粘藝術之精華。 由于正門只有節慶祭典時才打開,所以平時都從廟宇左邊的門進入,右邊的門出來。進到廟里,可看到很多善男信女虔誠祭拜、誦經唸文。出了前殿,在天井上有一個香爐,香爐上“憨番抬廟角”的有趣雕塑。天井兩旁還有鐘樓和鼓樓,早上敲鐘、晚上擊鼓,來作為誦經、法會的提醒。
從石階上正殿,正殿四面有一道走廊,廊上的壁面、石柱都有精巧的石雕作品,值得仔細觀賞。進了正殿,可以看到主神──觀世音菩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龍山寺正殿曾被炮火擊中,殿堂全毀,但此神像卻絲毫無損,所以讓信徒更加敬拜。來到后殿和左、右翼殿,會看到很多的神佛,有人說“龍山寺是眾神的聚會所”,就是說廟內供奉神佛非常多,號稱主、附神的有一百多尊,這里 可注意后殿殿前的一對人物石柱,造形生動,和一般寺廟以“龍”為題材的石柱不同。此外,左、右殿入口外側的壁面,有“紅毛番吹法螺”的石雕,也和香爐上“憨番抬廟角”有相同的趣味性。
每到民俗節慶都有盛大花燈、廟今引未洶涌人潮,艋舺龍山寺儼然成為一座觀光廟宇。周邊的傳統風味市街,具有民俗氣息。

龍山寺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龍山寺地圖地形圖和龍山寺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龍山寺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