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旅游推薦】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存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是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宮殿建筑群。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并使用。與北京故宮相比,沈陽故宮更具獨特的滿、蒙、藏特色。這座保存完好的關外紫禁城,以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筑和珍貴的明清歷史文物,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在清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沈陽的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康熙、乾隆、嘉慶、道光諸帝先后十次東巡祭陵,均入宮駐蹕[bì],并在此舉行盛大慶典。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存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是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宮殿建筑群。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并使用。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陸續辟作博物館(現稱沈陽故宮博物院)。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及沈陽的明清皇家宮殿”項目。
沈陽故宮,在建筑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集漢、滿、蒙族建筑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與北京故宮相比,沈陽故宮更具獨特的滿、蒙、藏特色。東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布局仿照八旗行軍帳殿(大幄次)的布局。中路的特點則是“宮高殿低”,居住部分位于高臺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區域,這是來源于滿族人喜居于臺崗之上的生活習慣。西路以及中路的東西二宮則是完全的漢式建筑。
沈陽故宮占地面積 6萬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間。以崇政殿為核心,從大清門到清寧宮為中軸線,分為東路、中路、西路3個部分。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是文武群臣候朝之處。為五間硬山式建筑,正脊、垂脊及兩山的“墀頭”均以五彩琉璃鑲造。
崇政殿是故宮的正殿,建于后金天聰時,是清初朝會之所,為五間九檁硬山式,俱辟隔扇門,前后有出廊,圍以石雕欄桿。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內徹上明造,梁架全部為和璽彩繪。殿前東置日晷,西設嘉量。殿后是鳳凰樓,同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永福宮、麟趾宮五宮建在近 4米的高臺之上,四周繞以高墻,獨成一座宮院。
這座保存完好的關外紫禁城,以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筑和珍貴的明清歷史文物,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沈陽故宮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沈陽故宮地圖地形圖和沈陽故宮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沈陽故宮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